01-06a:草原?密林?澤國?

 

開放和豁達地看待其他學派,是科學家和醫學家必須具備的態度。

 

前文提及的「草原論」有幾個主要矛盾點,令部份科學家質疑它的確立性。

雖然直立的步姿可以減省能量消耗,有利於遠程活動,但古猿的速度卻遠遠及不上獅子和豹等草原獵獸,古猿也未懂得使用武器,假如不幸遇上獵獸,古猿根本毫無反抗之力,只有被獵殺的份兒1。以此推論,移居草原的古猿理應一早被獅豹吃個清光,關門大吉。

再者,如果可以選擇的話,任何動物也會保留固有的生活模式,更遑論移居到一個貧瘠的環境。生物學家觀察所得,當雨林萎縮時(例如遭人類砍伐),靈長類動物寧願撤入密林深處也不會走出來面對未知的危險,因此,古猿從雨林移居草原的說法似乎並不合理。

有鑑於此,科學家紛紛提出不同的理論,以破解人類進化之謎。

在眾多學說之中,最具爭議性和科學元素的要數金登(Jonathan Kingdon)的地猿論和摩根(Elaine Morgan)的水猿論,兩家學說都偏離了傳統的草原論,結果遭受學術界猛烈抨擊(尤其是摩根,她原本是電視編劇,並沒有理科學歷),更被視為異端2

經過多年輾轉研討,地猿論、水猿論,以至其他的「非草原論」才逐漸受到注意及重新評估。

喬納森.金登的地猿論

自九千萬年前,靈長類開始在非洲大陸演化,因應生存環境的差異,靈長類陸續分支出不同的品種,大概二千三百萬年前,猿猴亞目(Athropoids)分家成兩大類:猴類和猿類。

靈長類向來是樹棲動物,猿的身形比猴大,所以爬樹本領遜於後者(在 汰弱留強的自然世界,一個強項或一個弱項,已足以左右族群的存亡),比起笨重的猿類,動作靈活、擅於爬樹的猴子,在非洲雨林中自然佔盡優勢,結果,猿類逐漸被猴類淘汰。

大概一千萬年前,一群分佈在非洲大裂谷(Rift Valley)以東的猿類,由於無法與猴子競爭,被迫從樹上遷移到地面生活。

以為山窮水盡,其實因禍得福,被「迫遷」的猿類發現雨林地面充滿各樣 種子、昆蟲、青蛙和其他可吃的小型哺乳類動物,只要隨手拾起已可飽餐一頓。這幫猿類從此在地面安頓下來,金登稱牠們為東非地猿(Eastern Ground Ape,是金登假設出來的過渡性物種),金登相信地猿便是南方古猿(及人類)的祖先了。

地猿蹲在地上找尋食物,雙手因而開發出相應的功能和形態,蹲在地上的姿勢也有助提升平衡力和演化出新的下肢及骨盆結構。這些改變為隨之而來的進化鋪了路,以致南方古猿及稍後的直立人(Homo erectus)能完成人類式步行的最終演化。

 
人類獨有的毛病

猿類在樹上的活動模式叫臂行(Brachiation),牠們以手臂抓着樹枝,在大樹間盪來盪去。以手臂支撐身體,重心便會順勢向下懸垂(左),在地心吸力帶動下,體重把整條脊骨向下舒展,令脊椎骨和椎間盤不會受壓。人類放棄猿類一貫的姿勢,改以雙腳在地上直立行走,脊椎的壓力分佈立時作出180度逆轉,上身的體重垂直地加諸在脊椎骨和椎間盤之上(右),脊椎長期受壓,容易併發椎間盤突出(Prolapsed intervertebral disc)及脊椎壓迫性骨折(Compression fracture)等人類獨有的毛病。

 

伊蓮.摩根的水猿論

最先提出水猿論(Aquatic Ape Hypothesis)的是哈帝(Alister Hardy),哈帝是上世紀初享負盛名的海洋生物學家,他留意到人類身體結構跟海洋哺乳動物有很多共通點,所以推斷人類祖先曾是棲於水中的,而與水棲相關的特質則遺留至今時今日。不過,為免受同袍排擠,哈帝極少公開談及他的理論(這也是科學家的無奈)。

在之後的五十年,水猿論便像化石般被埋藏着,要等到摩根的編註才可重見天日。

露茜出土翌年(見上篇《赤地上的夏娃》),莊漢臣和他的隊伍重返埃塞俄比亞的阿發三角地帶(Afar Triangle),莊漢臣今趟的發現更為驚人,他們從一個遺址掘出十三具南方古猿骸骨,莊漢臣稱牠們為「第一家庭」(The First Family)。在第一家庭附近也埋了很多魚、龜、蟹、貝類和鱷魚等的骸骨,因此,莊漢臣相信當地曾是海濱或沼澤地帶。

在地球史上,地殼板塊移動令各個大陸不斷變形。阿發三角位處努比亞板塊(Nubian Plate)、索馬里板塊(Somalian Plate)與亞拉伯板塊(Arabian Plate)的交匯點,有極不穩定的地質結構。數百萬年前一次地殼移動,令阿發三角迅速被紅海淹沒,之後,這地段沉在水底達數十萬年之久。倖存但被困在大片澤國裏的猿類,必須演化出新的身體形態來適應環境,牠們要挺直身子,抬起頭來,才能升高至水面呼吸。水退後,古猿重返陸地生活,但牠們仍保留着水猿階段的特性。摩根指出,水中活動的姿勢,是促成日後直立行走的預先適應(pre-adaptations)。

摩根還歸納了很多支持人類曾是水棲動物的「證據」,以下是其中部份:

1. 靈長類多數手比腳長,但人類剛好相反,有水鳥般修長的雙腿,摩根認為長腿的作用是配合在海濱或塘邊涉水。
2. 凡是水棲的大型哺乳類動物都會較少毛髮,例如水牛(對野牛)、大象(對冰川長毛象)、河馬(對綿羊!大家都是偶蹄目)和人(對猩猩)。
3. 很多水棲動物都有厚厚的皮下脂肪,以幫助保暖及增加浮力,例子包括海獅、海豚、鯨魚、河馬、企鵝和……胖子。
4. 人類之間的溝通主要靠聲音和聽覺而非氣味,這是水棲動物的特徵,如海牛、海豚、座頭鯨等。
5. 人類可以閉氣及隨意控制呼吸速率,除了水棲哺乳類動物外(潛泳的先決條件是懂得閉氣和控制呼吸),這能力在動物界中是十分罕見的。
6. 人類女性陰道結構和我們性交時的慣常姿勢(面對面而非面對背)也近似水棲哺乳類動物。
7. 人類處處表現着對水獨有的情意結:我們愛到海灘和溫泉區渡假;極品美食多數是海鮮或海味;海洋公園是旅遊熱點;建在海濱或湖邊的物業叫價都會很高;富貴人家或大廈會所都以擁有私人泳池為榮;我們洗澡時會高興得唱起歌來……。

信不信由你。

 

註: 

1. 有條件在非洲草原上生活的靈長類要數赤猴和狒狒。赤猴用四肢在草原上飛奔,速度可達每小時五十公里,狒狒的時速也超過三十公里,牠們更有一口獠牙,是絕不好惹的猛獸。相比之下,獅子和獵豹當然會選擇「口」到拿來的南方古猿了。 

2. 在接納非傳統學說的態度上,醫學界比科學界更要來得保守,一般醫學期刊都會以同儕覆檢(Peer review)機制來審閱論文,Medical Hypotheses期刊前總編輯查爾頓(Bruce Charlton)指出,同儕覆檢實際是一種主流排斥異己的制度,間接限制了醫學理論的發展。平心而論,除了嚴謹引證外,開放和豁達地看待其他學派,也是科學家和醫學家必須具備的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