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-01:腦炎前傳
人類造成的種種生態轉變,令日本腦炎這混世魔王可以乘時而起,君臨天下。
一九二四年,日本爆發了一場腦炎大瘟疫,單是東京便有數千人病歿。
這被稱為日本腦炎(Japanese encephalitis)的疫症,首宗人類感染發生於一八七一年。導致日本腦炎的是一種黃病毒(Flavivirus),屬蟲媒病毒科(Arthropod-born virus/Arbovirus),腦炎病毒會破壞大腦、腦幹、脊髓及前角細胞,引致譫妄、痙攣、昏迷、全身癱瘓,甚至死亡。
雖然日本腦炎在香港非常罕見,但十個香港人中有十一個也認識腦炎病毒是由蚊子散播,可是引發人類疫症的前因卻是鮮為人知,本文將闡述日本腦炎的起源,希望帶給讀者一些啟示。
第一章:魅影危機
除了日本腦炎病毒,其他黃病毒「家族成員」還包括聖路易腦炎病毒(St Louis encephalitis)、墨累谷腦炎病毒(Murray Valley encephalitis)和西尼羅腦炎病毒(West Nile encephalitis)等,這幾種病毒十分相似,關係就像叔伯或堂兄弟,醫學家推斷,它們是由同一個共祖演變出來的(見圖)。根據基因圖譜的排列,醫學家重組出一種遠古病毒,這病毒估計起源自非洲熱帶雨林,經過漫長的演化及變種,共祖病毒逐漸分支出數組腦炎病毒,再經候鳥散播到世界上不同區域。
引致日本腦炎的病毒大概在三百五十年前進駐東南亞熱帶雨林,之後,它便像鬼魅般蟄伏在密林內,伺機向人類施襲……
第二章:複製人侵略
黃病毒有一個特性,便是需要寄主(Host)和蟲媒(Vector)的配合來存活。
在自然界裏,寄主、蟲媒和病毒組成一個動物地方病圈(Enzootic cycle),以日本腦炎為例,病毒會以野鳥作寄主,並在牠們體內繁殖。野鳥對腦炎病毒有一定的抵抗力,不會輕易病死(這點有別於人類感染,見下文),所以牠們體內往往可以累積為數不少的病毒。之後,蚊子便會把病毒在寄主間互相散播,不斷循環。藉着這形式的動物地方病圈,腦炎病毒在熱帶雨林中小規模地流傳着。
人類發展農業的同時,亦將自然生態扭曲了,使動物地方病圈出現極端的變化。
我們大量種植穀物,引來大批野鳥聚居,水稻米田的環境十分適合蚊媒繁殖,最常見的是庫蚊(Culex mosquitoes,又名家蚊),更糟的是我們引入了豬和雞這些「超級」中間寄主,故有的動物地方病圈,被無限量地放大成一個動物流行病圈(Epizootic cycle),以往分佈稀疏的寄主和蟲媒被集中在一起,野鳥帶來的病毒,經數以百萬計的蚊媒,傳到數以萬計的家畜和家禽身上,盡情複製繁殖,互相感染,最後衝破防線,造成人類的疫症。
日本腦炎不能直接人傳人 人類是腦炎病毒的終端寄主(Dead-end host),人類對日本腦炎的抵抗力遠遠及不上野鳥或牲畜,人類即使染病,體內也不會累積足以散播感染的腦炎病毒(因為在此之前患者已經病死了),所以日本腦炎是不能經蚊子人傳人的。 大規模的腦炎疫症只會在鄉間或農村爆發,市區雖然人口密集,但除了少量野鳥外便缺乏有效的動物寄主,就算有適當的蚊媒,市區也只會出現零星的腦炎個案,所以城市人對日本腦炎毋須過份憂慮。 |
第三章:黑帝君臨
地球有三大熱帶雨林區:非洲剛果盆地雨林、中美洲及亞馬遜雨林、東南亞雨林。經過人類多年濫砍濫伐,全球雨林總面積已縮減了一半以上,但我們仍短視地繼續破壞這重要的地球生態,每年就有十五萬平方公里的雨林被夷平(香港人喜歡以「足球場」衡量面積,十五萬平方公里等於二千多萬個足球場),估計不出五十年,全球所有熱帶雨林都會被開發殆盡,從此消失。
破壞熱帶雨林,就等同把人類世界的大門敞開,任由腦炎病毒隨意進出。
在過去百多年間,為了滿足城市人對稻米的需求,東南亞雨林已被大幅開發,改成水稻米田,野鳥被迫遷徙到人類的環境裏,把帶着的腦炎病毒傳給黃頭鷺(Cattle egret,又名牛背鷺)和夜鷺(Black-crowned night heron)等候鳥,以致病毒在區域內廣泛流傳,並感染家禽、家畜,甚至人類。
人類造成的種種生態轉變,令日本腦炎這混世魔王可以乘時而起,君臨天下。在短短數十年間,日本腦炎的疫區已從最初的日本伸延至整個東亞、東南亞、南亞、西太平洋地區,甚至澳洲,受風險人口超過二十億,每年感染日本腦炎的個案高達五萬宗,死亡率接近三成,有一半的生還者更會永久殘廢。
日本腦炎是地球上最常見和禍害最大的流行性腦炎,這「黑帝」之所以崛起,也是人類自己一手造就出來的。
未完的故事
好了,故事暫時告一段落。
人類如何向黑帝作出反擊?我們能否消滅黑帝取得最後勝利?大家且待後回分解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