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-04:Round 4:人類VS酒
請認清哪些是真正的科學,哪些是打着科學旗號的人云亦云。
有賴教育機構及醫護人員努力宣傳,加上傳媒不懈推廣,煙酒帶來的禍害大概已是無人不曉了,但社會上仍有大量煙民、酒徒,為了吸煙和喝酒,他們甚至連健康和生命也可豁了出去,這些「合法毒品」究竟吸引力何在?且讓筆者從演化醫學角度分析一下這個課題。
身體消化酒精的步驟
我們灌下威士忌、白蘭地等烈酒後,酒精會被胃壁和小腸壁吸收,直接注入血液,衝擊腦袋,產生醉意。酒精又名乙醇(Ethanol),只有少於10%的酒精是透過皮膚或呼吸揮發,其餘九成以上也是交由肝臟的酵素處理 —— 飲酒後肝臟負荷之大,可想而知。
肝臟消化酒精第一個步驟是以乙醇脫氫酶(Alcohol dehydrogenase)將酒精氧化成乙醛(Acetylaldehyde,醉漢的臭味便是來自乙醛),跟着,乙醛脫氫酶(Aldehyde dehydrogenase)會把乙醛分解,產生醋酸(Acetic acid),醋酸可直接被身體消化,產生熱能和二氧化碳。
每個人消化酒精的能力都會有所差異,主要取決於肝臟酵素的多寡,除了後天因素,人體的基因亦決定了消化酒精的能力,即是所謂的酒量。天生酒量淺的人多數是由於缺少了乙醛脫氫酶,他們飲酒後會累積乙醛,容易造成心跳、頭痛、嘔吐、暈眩等暫時性不適,所以他們會「本能」地避開飲用過量酒精。巧合地,大概50%的中國人遺傳有先天性的乙醛脫氫酶偏低1,因此,中國人忍受酒精的能力平均較西方人差,我們的酗酒問題也沒有西方社會那麼嚴重。
成熟水果有酒香
大部份動物都具備消化乙醇的酵素,由此可見,飲酒並非人類的「專利」。在自然界裏,乾草、枯葉和野生穀物往往會被環境中的真菌發酵,產生一定份量的乙醇。有了分解乙醇的能力,動物便可獲得額外的熱能;每克乙醇大概可轉化出7kcal。
在各國飲食文化之中,酒類佔有重要的地位:法國人以紅白餐酒佐膳自然不在話下;德國人也有啤酒配香腸;意大利人愛以精美水晶瓶子盛載Grappa;廣東小炒以燒酒調味;上海菜有醉雞、酒糟蒸鰣魚,還有涮羊肉時喝的紹興酒……真是想想肚子也餓起來了!
為甚麼酒香會刺激我們的胃口呢?
在人類漫長的演化過程中,我們祖先最少經歷了五千萬年的猿猴階段,這些古代靈長類主要靠吃水果為生。水果愈成熟便愈甜美,熟透了的水果也會發酵出乙醇,猿猴可以憑酒精氣味識別出「啱食」的水果,換言之,當牠們(及我們)嗅到酒精時,腦部記憶皮層便會反射性地輸出一個等同的訊息:「開餐了!」
酒精氣味與美食的緊密聯繫,在人類演化史中根深蒂固,故此,喜歡飲酒可說是人類的自然本質。
蘇美人(Sumerians,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古國)在公元前三千年已懂得釀酒,中國人有系統地釀酒也可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的夏朝。以自然發酵得出的乙醇濃度只可達到3至12%(例如啤酒和餐酒),當乙醇濃度接近15%時,酵母菌便不能存活,整個發酵程序也會自動終止,所以自然發酵釀製的酒並不會太烈,是較為健康的選擇。
公元九世紀,波斯人發明了蒸餾技術,從此,人類便能釀製出高乙醇濃度的烈酒:白蘭地40%、Gin45%、茅台50%、高梁60%,有了這些傷害性高的烈酒,加上人類好酒的天性,令酗酒問題成為古今社會一大禍患。
古來聖賢皆寂寞,唯有飲者留其名?
以上是李白一廂情願的假設,後世人敬佩李白的文采風流,而絕非他的酒量或醉後的荒誕行為(據說他也因此送了命2)。
大概十年前,醫學家觀察到一個出乎意料的現象:滴酒不沾的人原來並非是最健康的,每天習慣飲用少量酒精,即是兩杯餐酒、兩罐短身啤酒、一小杯烈酒或以下的份量,反而有助減低血管栓塞的病發率,包括冠心病、中風等。對愛好飲酒的朋友來說,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喜訊啊 —— 「每日一杯酒,醫生遠離我」,是多麼的堂皇、多麼的科學化,「唯有飲者留其名」這牽強的藉口也給比下去了!
當然,過量飲酒肯定會為身體帶來負面影響,因此,就算為了保健,飲酒也必須適可而止,腸胃或肝臟有問題的朋友也少飲或不飲為妙。
為何飲酒能防病?
醫學界至今仍未找到滿意的解釋,理論上,適量的酒精可以緩和血小板及血漿的凝固功能,從而減低血管栓塞的風險。
揭開紅酒保健的真相
部份研究指出,紅酒的保健功能似乎較其他酒類優勝,報告發表後,世界各地立即掀起一股飲紅酒的熱潮,尤其是香港人(極之關注健康是香港人的特性) 和內地的富裕階層,都一窩蜂地追捧紅酒。
醫學界普遍認為紅酒中的黃酮素(Flavonoids,屬聚酚類Polyphenols)有助改進血管內皮功能(Endothelial function)及防止膽固醇氧化成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(Oxidized low-density lipoprotein),避免血管硬化。
表面上,「紅酒的保健功效是源自黃酮素」這說法似乎可以接受,但部份醫學家卻嘗試挑戰此傳統理論,決心不讓紅酒專美(不懂「安份守己」是醫學家的特性)。
不久之前,歐洲一項臨床研究顯示紅酒的額外好處根本與黃酮素無關3,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亦發現,紅酒飲用者較少患上血管硬化,是由於他們生活習慣比啤酒或烈酒飲用者來得健康,與酒的類別並沒有直接關係。
過往,紅酒消費者多屬「優皮一族」,平均來說,他們有較高的教育水平,自然特別緊張自己的身體,例如多做運動、注重飲食清淡、不吸煙和定期作身體檢查,因此,他們較一般人健康是可以理解的。相比之下,美國的低下階層及少數族裔會選擇烈酒或啤酒,他們保健意識較差,生活習慣也較為放縱,所以健康差及易生病也不足為奇。
換言之,飲用哪種酒類,只是一個反映生活習慣是否健康的指標,而不是直接影響健康的因素。
筆者認為,酒是用來消遣或抒發感情的,將酒當作藥來飲實在極其沒趣。紅酒的故事教訓我們:與其盲目追捧似是而非的養生食療,不如務實地貫徹健康的生活習慣吧。
為甚麼釀酒工人要用腳踩葡萄? 電影《真愛的風采》(A Walk in the Clouds)有一幕講述奇洛李維斯跟女主角在大桶內邊跳舞邊把葡萄踩爛,又浪漫,又有型。為甚麼釀酒工人有工具不用,偏愛用腳踩葡萄呢?他們是否扮有型? 當釀酒工人踩葡萄時,他們腳上的真菌會留在葡萄汁內,假以時日,葡萄汁便會被這些真菌發酵成葡萄酒了。釀酒工人腳上真菌品種的差異,令各大酒莊釀製出「風味」獨特的葡萄酒來(奇洛李維斯踩的大家應不介意飲吧)。 |
註:
1. 「偏低」:就西方人的標準而言。 2. 正史記載,李白是因病在家中壽終正寢的。在病榻上平庸地死去,是多麼的不浪漫啊!因此,野史便捏造了李白醉後跳進水中撈月慘被淹死的故事,以配合他詩歌中的浪漫情懷。 3. 在日常飲食中,很多食物也含有豐富的黃酮素,包括蔬果、大豆、巧克力、咖啡、茶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