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-08:人類自我保護機制之誰是兵?誰是賊?
鴛鴦炒飯,紅色吃吃,白色也吃吃,才會滋味;思考都一樣,從正面想想,從反面也想想,才能「通識」。
當人體被感染原或毒素侵襲時,生理系統便會作出自衛反應,抵抗入侵者,這些自衛機制(Evolved defences),卻經常被誤解為有害的病徵。
(一) 發燒是兵不是賊
二十年前留學英國時,一位教授曾談及民間治療感冒的方法:英國人患感冒總愛抱着一盆沸水,然後徐徐吸入蒸氣來紓緩上呼吸道,如果用毛巾圍起盆邊,把蒸氣直接引到口鼻,效果將會更佳(注意:以上動作是經過專人訓練,小朋友切勿在家中模仿)。
起初,我對教授這番話也不以為意 —— 此乃醫學生和很多人的通病:「傳統等於落後,高科技才是真正醫學」 —— 直到多年後翻閱筆記,我才恍然大悟!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過濾性病毒引起,就算到了今天,有效的抗病毒藥物(Antiviral drugs)仍是寥寥可數,一般來說,醫生只可處理感冒的症狀(即是治標),至於消滅引起感冒的病毒(治本),便要靠自身的免疫力了。病毒的弱點是對熱力頗為敏感,蒸氣可把鼻腔黏膜的溫度提升3-5℃,這已能大大削弱病毒的繁殖力,加快感冒痊癒(其實淋個熱水浴也有相同的作用,但傳統上英國人對洗澡並不熱衷)。
所有溫血動物(Homeotherm)也有固定的體溫(冬眠時除外),人類的體溫是37度左右,在正常健康情況下,體溫的波幅不會超過1度。
細胞活性在不同溫度下都有所差別,為了促進身體化學反應的高效率運作及穩定性,把體溫維持在一定水平是十分重要的,這也成了各個溫血物種的共同演化目標。
不過「針無兩頭利」,除了我們,固定的溫度也很適合微生物運作,37℃造就了我們,也同時造就了病菌和病毒繁衍。為了克服這個弱點,我們便演化出改變體溫的能力,以應付感染時的需要。對溫血動物的生理結構來說,提升熱能永遠比排放熱能來得容易,結果,在天擇效應下,我們便衍生出升溫(即是發燒)這自衛機制。
發生感染時,下視丘(Hypothala-mus)受熱原質(Pyrogens)啟動後便會修正並上調體溫的設定,免疫細胞亦會分泌大量生物激素(Cytokines,如 PGE2、TNF、INF、IL-1、IL-6等)來提升白血球的抗菌能力,這會進一步推高體溫。當體溫偏離適合細菌或病毒運作的溫度時,牠們的繁殖力及破壞力便會減緩,而免疫系統亦能趁機將其擊潰。
上世紀初,醫學家瓦格納(Jauregg Wagner)證實了發燒的治病作用。梅毒(Syphilis)在當時十分流行且無法根治(醫學界仍未發現抗生素)。瓦格納構思出一套「置諸死地而後生」的療法:他為數千位梅毒病人注射瘧原蟲,令他們發高燒 —— 經他一搞後,所有人都患上梅毒加瘧疾了(若是換了在今天,瓦格納肯定給吊銷牌照兼上X X日報頭版)!實驗證明,瘧疾引發的高燒果然能消滅導致梅毒的梅毒螺旋菌(Treponema pallidum),接 着,瓦格納便給這批病者服用奎寧來處理掉當初注入的瘧原蟲1。這匪夷所思、「以毒攻毒」的療法,竟治癒了三成的梅毒病人,更為瓦格納贏取了諾貝爾醫學獎。
發燒是感染時的正常生理反應,亦是對付病原體的自衛機制,因此,以退燒藥強行降低體溫是有違其原意和功用的。醫學研究指出,服用退燒藥會延遲感冒和水痘等病毒性感染的痊癒。再者,一些老人就算患了嚴重感染也不會發燒(病房術語是「燒唔起」),他們多數年邁體弱,以致未能適當地提升體溫,令抗生素治療事倍功半,這類患者通常有很高的死亡率。
「凡是發燒就要服退燒藥」這觀念是錯的,處方退燒藥前,我們應考慮有沒有降溫的理由(見附表)。
以下是部份需要退燒的情況: .紓緩不能忍受的不適,如發抖、譫妄等。 |
其他被「好人當賊扮」的例子還有:
(二) 慢性細菌感染造成的貧血
差不多所有醫學生也知道慢性細菌感染如肺結核(Tuberculosis)、亞急性心內膜炎(Subacute bacterial endo-carditis)、骨髓炎(Chronic osteo-myelitis) 等會併發貧血及血鐵量降低,這些「併發症」其實都是我們自身的防衛反應。
鐵質是促進細胞分裂不可或缺的要素,而病菌繁殖所用的鐵質便是從寄主血液中吸取的了。感染發生時,我們身體會本能地觸發一連串自衛性的鎖鐵反應(Iron-withholding system),白血球會釋出內源性誘介物(Leukocyte endogenous mediator),繼而刺激肝臟分泌多種鎖鐵份子,包括鐵蛋白(Ferritin)、運鐵蛋白(Transferrin)等,令血鐵量及血色素降低,以減慢病菌繁殖。
缺乏經驗的醫生或許會「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、貧血輸血」,想也不想便為慢性感染患者輸血或是補充鐵質,但這便等於「送大禮」給病菌。治療慢性感染應先針對病菌,而非矯正貧血。
一些非感染性的長期炎症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(Rheumatoid arthritis)也會併發貧血及血鐵量降低,這可能由於我們身體把長期炎症誤認為慢性感染,令免疫系統作出相應的鎖鐵反應。
(三)害喜
在懷孕初期的六至十二週,很多孕婦會出現胸悶、惡心的感覺,她們對味濃或發酵過的食物特別敏感,會入口即吐,故此只可選擇清淡的來吃,這便是害喜了。多數人已接受害喜是一個生理現象而非一種病,但部份孕婦仍會尋求「治療」害喜的中西處方。
懷孕頭十二個星期是胎兒器官形成的階段,亦是胎兒最脆弱的階段,環境中的致畸胎原(Teratogens2)會嚴重傷害發育中的胎兒。害喜便像一道城牆,目的是減少食物的吸收,把當中可能存在的致畸胎原拒諸門外(味濃或發酵過的食物含較多毒素),因此,以止嘔藥抵銷害喜便等於自毀長城。在胎兒穩定了後,害喜便會自動消失。
相反地,極度的害喜或妊娠劇吐(Hyperemesis gravidarum,影響少於1%的孕婦)可能會引致脫水及營養不良,屬急症,則是必須求醫處理的。
(四) 嘔吐
甚麼是食物中毒?假如我們吃了不清潔的食物,當中所含的毒素會被腸胃吸收,繼而刺激中樞神經的化學受體(Chemoreceptor),引發嘔吐及發燒等不適。
從演化學角度看,以上的「常識」將會有一個全新的版本:
在大自然裏,食物是十分珍貴的,我們祖先為了生存,只要是吃得的,哪管好不好味、衛不衛生,都會全部吞下。為了應付受細菌污染的食物,人類便演化出一套自衛機制,其中新開發的「組件」便是延髓的化學受體了。我們一旦吃下變了質的食物,化學受體便會感應到毒素並作出回應,指示胃部猛力收縮,把未消化的全部吐出來,以免繼續吸收毒素,危害身體。所以我們就算吃了骯髒的食物,也不至於中毒而死,頂多大吐一場吧了(食物中毒強行止嘔的後果可想而知)。
(五) 肚瀉、尿頻、咳嗽
肚瀉既是腸胃炎的病徵,亦是清除感染原的措施,引起腸胃炎的細菌或病毒會在我們肚內繁殖,然後藉排洩物散播到環境中。其實大部份腸胃炎都可以不藥而癒,因為只要給予時間,腸臟便能自動排清感染原的了。
很多人患腸胃炎會要求醫生處方止瀉藥或自行購買這類藥物。沒錯,服藥的確能紓緩腸胃炎的症狀,但這並不等於「醫好了」腸胃炎,在某程度上,用藥物止瀉其實是與身體的自衛機制對着幹,止瀉只會留住感染原及毒素,讓它們繼續在腸內搞破壞,把病情延長。
膀胱炎會「併發」尿頻,從演化角度看,其作用是盡量排出引致感染的細菌,意義跟肚瀉相近。咳嗽的作用是清除呼吸道的細菌和雜質,也是一位忠誠的守護天使。以藥物制止尿頻和咳嗽,可能是適得其反的。
(六) 受傷後關節發炎
假如我們因意外扭傷關節,患處會紅腫發炎,肌肉抽緊,就算稍稍移動也會痛得不得了。發炎的演化目的是限制關節活動,讓受損部位可以有一段時間休養生息,效果就跟打石膏或敷跌打藥差不多,而身體亦會把握機會將傷勢慢慢修復。
多數人受傷後都會看醫生,西醫一般會處方止痛藥或消炎藥 (NSAID),目的是幫助關節盡快回復運作,物理治療師也可以用冰敷、加壓、提升等。有了現代醫療科技,發炎腫痛在數日內已能迅速好轉,但症狀好轉並不等於關節復原,只休息幾天根本是不足以讓關節徹底康復的。
小學老師也有教我們,要成功做好一件事,必須有耐性和按部就班,但老師的教誨大家似乎已忘得一乾二淨了 —— 以急功近利的療法,繞過正常的修復程序,究竟是幫了忙還是幫了倒忙?
註:
1. 奎寧(Quinine):治瘧疾的藥物。 2. Teratogen源自舊有名詞Teratology,意思是「怪獸學」。古人迷信有超自然力量存在,當人類做了壞事或觸怒天神後,便會有災難降臨大地,而怪獸(即畸胎)出生往往是天災的先兆。到了十七世紀,歐洲人才開始有系統地記錄各種畸胎的形態,但初期的研究始終擺脫不了「神」、「怪」、「報應」之類的迷信框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