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-03a:醫學舊紀元與新紀元

 

與其被疾病牽着鼻子走,不如「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亂治未亂」。

 

一次為醫學生主持研討會時,由於常規教材實在太枯燥了,筆者便東拉西扯一些「無關」的課題來解悶(至少可為自己解悶):「各位同學,你們有甚麼志願?」

醫學生的志願

所有學生也呆了呆(或許「我的志願」只是小學作文或大學面試時的問題)。

超過一半的同學都希望成為心臟專科醫生,其餘的多數選擇了腫瘤專科醫生。

「首先,我要恭喜各位準心臟專家,因為你們將會過着十分悠閒的生活。」

大家疑惑之際,我接着說﹕「沒錯,目前的確是有很多人患上冠心病(Coronary artery disease)、缺血性心臟衰竭(Ischaemic cardiomyopathy)、高血壓性心臟衰竭(Hypertensive cardiomyopathy)等病,因此,心臟專科的需求仍然很大。但以上問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,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會經常跑步、游水或做其他運動?」

差不多全部同學都舉起了手。

「心臟病最重要的成因是血管硬化。血管硬化並非老人病,而是慢慢累積出來的,病理研究指出,在二十歲左右,血管硬化的早期病變已經開始形成,病變會隨着年紀逐漸惡化,直至併發急性血管栓塞。冠心病及中風患者多數是中年人或老年人,當他們發現自己有問題時,血管硬化其實已經潛伏了很多很多年,甚至可說是已病入膏肓了,因此,所有治療心臟病的方案,不論是藥物、手術、介入性治療或其他高科技療法,都是在試圖亡羊補牢,如果羊欄已破損至千瘡百孔、木質發霉,要把它修復根本是沒有可能的事。這正正是心臟專科醫生要面對的困局,當血管硬化的病徵出現時,任何治療其實也只是救亡措施吧了。

《黃帝內經》 有云:『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亂治未亂。』 要徹底醫好血管硬化只有一個方法 —— 防患於未然。

從年輕時開始:
1. 勤做運動
2. 注意飲食健康
3. 避免染上吸煙惡習
4. 及早處理膽固醇指數和高血壓
5. 攝取足夠葉酸(Folic acid)

做足以上措施,患心臟病的風險自然會減到最低(各位香港人,只做第五項是沒用的)。可惜多數人只會在患上心臟病或中風後才醒覺要做運動、戒煙、戒口,雖說遲到勝過不到,但以臨急抱佛腳的心態來處理危險因素(Risk factor modification),得出的效果必定不會理想。對不起,我的看法可能比較悲觀,但現實永遠是殘酷的。

人類健康的黑暗時代

在過去五十年,隨着資訊科技發展,都市的生活模式亦起了急劇變化,形成一個人類史上前所未見的局面1

今天,體力勞動已大致被機械和交通工具取代了,而且都市物資豐富,香口誘人的薯條、漢堡包、炸雞翼、燒味飯、乾炒牛河、意大利薄餅、雪糕、巧克力……把所有人養得肥肥白白、營養過剩,吃飽後,我們會在電視或電腦前坐上一整晚,這種古時只有貴族才能享有的奢華生活,已成為現代都市人的標準模式了。

都市人最大的健康危機是甚麼?禽流感?日本腦炎?豬鏈球菌?諾沃克病毒?抑或是孔雀石綠?三聚氰胺?非也!真正的『殺手』不會在報紙頭版出現,它只會低調地在你體內候命,等待時機把你擊殺……

2003年,香港被『沙士』蹂躪,報章每天高調地報導患者和死者的人數,因沙士不幸枉死(傳媒習慣用『枉死』 這形容詞) 的約有三百位市民,但大家可知道,同年死於血管病的,最少超過沙士的二十倍!這近萬隱沒在訃聞中的名字,何嘗不是枉死者?他們是枉死在都市物質文明和舒適生活之下。

過去數十年是人類健康的黑暗時代,無可否認,醫學界的努力確實令醫療科技突飛猛進,但近代的醫療發展總是被不斷冒起的文明病牽着鼻子走,醫學界始終未能扭轉捱打的劣勢。再者,發展高科技醫學已令所有醫療體系成為財政黑洞了。

健康新紀元

在文藝復興時期(Renaissance),歐洲人從黑暗混沌的中世紀(Middle Ages)甦醒過來,重拾輝煌的古希臘及羅馬文明。踏進二十一世紀,人類健康亦開展了一個全新的紀元,促成這個突破的,並非甚麼醫療新科技新發現,更不是那些所謂另類療法 —— 甚麼孢子、精華素之流,要『復興』全民的健康質素,最簡單踏實的方法,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。

自九十年代起,多數先進國家已改變醫療策略,撥出大量資源推廣健康教育,鼓勵國民放棄過度物質享受,重拾反璞歸真的生活習慣,多做運動、多關注飲食健康。統計指出,超過60%的美國人會定期作跑步、踩單車(包括健身單車或類似器材)、跳健康舞、游泳、打籃球、打網球等帶氧運動2

香港市民近年亦多了參與體育活動,根據康體發展局2001年的調查,在所有受訪者中,每月最少參與一次體育活動的約佔四成3,但這數字包括了運動次數或時間未能達標的參與者,及運動量偏低的項目(例如散步、柔軟體操等)。要有效保護心臟,一般指引會建議每週進行三至五次中度至劇烈的帶氧運動,每次運動最少維持三十分鐘及要產生約80%最高心跳率(Maximum heart rate,等於220減年齡)。話雖如此,就算運動量不足,參與者至少有積極和肯面對問題的心態,這是絕對值得鼓勵的。

提倡體育活動的最終目標是要達至全民參與,改善整體市民的健康,如果這趨勢能夠持續,在可見的未來,心臟病患將會愈來愈少,取而代之,是無數因運動受傷或關節勞損的病人,因此,骨科應該大有可為,尤其是更換人工膝關節、髕關節一類手術,對仍未決定去向的同學來說,骨科是很好的選擇,你們應認真考慮考慮。至於腫瘤專科……」

腫瘤專科的天下

冗長的說教已令大部份同學睡着了,剩下仍處於半昏迷狀態的都心裏暗罵:「夠了!神經講師不要再浪費我們時間了!你那套是考試不會考的。」

不幸的是,神經講師仍滔滔不絕,繼續自言自語下去:「很多常見的腫瘤其實是能夠避免的。禁煙已可大量減少肺癌,防止大腸癌亦可從飲食入手,定期作常規篩檢(Screening)能及早發現和治療乳癌、子宮頸癌、前列腺癌、肝癌、大腸癌等,疫苖亦可有效控制與乙型肝炎有關的肝癌,甚至其他由病毒引發的腫瘤,例如子宮頸癌、鼻咽癌 (研究中)等。單是這些預防措施,已足以令很多常見的癌症消失。

到了未來,隨着大部份癌症的式微,腫瘤專科將會有截然不同的工種:

1. 他們要處理大量在體檢中發現的初期腫瘤,多數患者都可以完全康復。
2. 一些相對上「小眾」及難以預防的腫瘤,如白血病、淋巴瘤和腦癌等,會冒起成為主流。
3. 他們亦要應付預防措施下的漏網之魚,但只屬小比例。

無論如何,癌症的發病率將會大大減低,但依舊是市民和醫學界的焦點。

此外,腫瘤專科亦會享有史無前例的成就,基因療法、免疫療法、標靶療法等高科技療法,將會大幅提升癌症的治癒率。雖然高科技療法非常昂貴,但大家毋須擔心,腫瘤專科將會有用不完的營運及研究經費。當冠心病絕跡後,心臟專科龐大的盈餘很可能會全數注入腫瘤專科 —— 癌症始終是大眾和政客重視的問題。再者,個別聲名顯赫或曾治癒權貴的單位,亦會順理成章收到可觀的捐款,製藥商的贊助當然也少不了。至於人材方面,腫瘤專科的門檻大抵是尖子以外,閒人免進吧。

治癌科技發展迅速,腫瘤專科醫生必須與時並進,從受訓第一天開始,他們無時無刻都要進修:讀期刊、跟貼最新的研究報告、參與國際學術會議、執行臨床試驗或其他科研、寫論文……總之忙個不可開交,直至退休那天,他們付出的努力比任何專科也要多,所以立志當腫瘤專家的同學必定要肯捱肯拼。再者,哪管你是專家、顧問、教授,哪管你以往是怎樣的權威,怎樣的叱吒風雲,假如閣下因鬆懈進修而跟科研脫節,最終也會遭學術界淘汰。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,各位有志投身腫瘤專科的同學必須有這個心理準備。

腦神經專科的情況跟腫瘤專科十分相似,雖然中風的個案可能會少了,但我們手上仍有阿耳茲海默氏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,俗稱「老人癡呆症」)、柏金遜症(Parkinson’s disease)、多發性硬化症(Multiple sclerosis)和肌萎性側索硬化症(Motor neuron disease)等幾個仍有發展空間的專科病。

基層醫生是無名英雄

講完一大輪廢話後,各位同學,是時候回到現實世界了。

實不相瞞,在座的只有少數能當上心臟專家、骨科專家、腫瘤專家、腦神經專家,大部份醫學生將會加入基層醫生(Primary Care Physician)的行列,各位可能有點兒失望,但理想與現實永遠是有出入的。雖然基層醫生一向給人『不甚起眼』和『沒有大case』的印象,但這些其實都是誤解。

基層醫生的傳統名稱是『私家』醫生或普通科醫生(General Practi-tioner),他們名片上的銜頭是『內外全科學士』。曾有人打趣的說,全部範疇都識少少的,是全科醫生;一個小小範疇認識全部的,是專科醫生;除此以外,有一種醫生是所有範疇都知道全部的(如此神醫,香港人定必爭相光顧),是甚麼醫生?答案請在註解內找4

香港人普遍認為,基層醫生的職責是處理一些專科程度以下(或次一等)的小毛病,我們或許會聽到類似的評頭品足:『街口X醫生醫傷風感冒是最「靈」的,去年睇街尾Y醫生睇了兩次都不好,X醫生給我打一針便搞掂了。』

或者:『找Z醫生睇病好抵,打針加七種藥,只收一百元。上次傷風睇急症室也是收一百元,只得兩種藥丸,又無藥水,又無針打,又要等。』

又或者:『麥醫生,我是來睇傷風感冒的,你為甚麼幫我量血壓?我都沒有血壓高。』

亦有一些香港人流鼻水便找耳鼻喉科專科醫生,咳嗽便找胸肺科專科醫生,腰背痛便找骨科專科醫生,發燒便找傳染病學專科醫生,身痕便找皮膚科專科醫生……沒病便不見醫生5

以上觀念全部是錯的。

在香港,基層醫生的專科界別是家庭醫學(Family Medicine),因此,他們的正確名銜是家庭專科醫生(Family Physician),這個頗為抽象的稱號包含了甚麼?

除了治病和有需要時把病人分流給專科醫生外,家庭醫生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任務便是灌輸正確的保健訊息給社區,一言蔽之,便是『防患於未然』。

預防醫學(Preventive Medicine)是家庭醫生受訓和持續進修的重點,在預防疾病和常規篩檢的層面上,他們是可以應付自如及與時並進的。預防醫學的宗旨便正正是之前提及的『聖人之治』 —— 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亂治未亂。

預防醫學能否成功,便要視乎市民和醫療制度可不可以好好把握家庭醫生這個專長了。假如市民忽略了預防醫學的真正意義,仍把基層醫生視為處理傷風感冒的『私家』醫生,又或者醫療決策者只說不做,沒有制訂策略來配合基層醫學的發展,那麼,一切所謂『健康新紀元』、『消滅冠心病』、『擊退癌症』,諸如此類,也只會落得一派空談吧了。」

 

註:

1. 西方社會慣常把「現代」定義為1950年以後,即是所謂的「資訊年代」。
2. 這是2003年的數字,美國現今的運動人口比率應該不只60%。
3. 但完全沒有參與運動的竟佔受訪者的 52%!換句話說,過半的香港人仍是一年也不會做上一次運動的。各位同志,革命尚未成功,大家仍需努力啊!
4. 俗稱驗屍官的病理科醫生(Pathologist)是也,不過知道已經太遲了。
5.「沒病」:正確來說是「沒察覺到有病」,但沒察覺到有病並不等於沒有病,很多健康問題都是不帶徵兆的,例如高血壓、初期糖尿病、高血脂等,必須看醫生才可診斷出來。